本期計畫目的與預期成果
為有效協助台灣業者擴展海外地區的農產品市場,規劃以〝海外地區農產品法規〞為主軸,依據海外各地區國家為分項依序展開,並依照前期計畫成果中的法規研析架構,逐步蒐集各地區國家的相關法規內容,綜整後納入網站查詢之中。在海外各地區國家的選定方面,今年度將以新加坡為目標,新增建置「新加坡食品與農產品法規資訊」單元網站,蒐集相關資料進行綜整,持續擴增內容。日後,將可依據業者實務需求,逐步擴展資訊蒐集的海外地區國家,期以有效協助海外市場的拓展。
食品與農產品進出口情況
新加坡的食品與農品市場,因經濟發展活絡、生活水準高,十分注重食品安全、品質、與健康的要求。人口族群中的74%為華裔,其飲食文化與台灣地區的飲食習慣相近。因地處東南亞海空運交通樞紐,國際化程度相當高,各種文化交流融合,當地的飲食文化十分多元發展與蓬勃;近年新加坡當局致力發展美食文化,期望打造成為亞洲美食新聖地,同時對於食品的營養、新鮮、健康的要求十分重視。 因土地與資源有限,當地的農業發展並不足以充足供應在地的需求,所需的食品有90%以上都需仰賴國外進口。依據進口數量的多寡排名,依序是:水果、蔬菜(非葉菜類)、雞蛋、雞肉、豬肉、魚類、葉菜類蔬菜、水產(非魚類)、牛肉、羊肉、鴨肉等等。多數的蔬果、生鮮、雞蛋等項目基於保存條件、運輸與價格上的考量,可由鄰近國家的供應獲得。為有效保有充足、安全的食品供應,新加坡同時致力於分散各項目進口的來源。基於運輸轉口之便,新加坡進口的食品飲料(含酒精類)亦同時轉口供應鄰國所需。 各項食品與農產品的主要進口地區與項目,可參考下圖:

此外,新加坡也致力發展精緻與綠色農業,並致力於提升健康與品質,並發展相關產業的技術,期以提高自主供應的能力。
進出口與銷售的監管體系
新加坡對於食品與農產品進出口與銷售的監管體系主要由農糧局(AVA)擔綱負責,對於進口商品的檢驗與檢疫的有一討十分嚴格的標準與程序。
- 食品與農產品的進口:食品與農產品的進出口與轉運的進出口廠商,必須向農糧局(AVA)申請個別項目的執照,只有取得農糧局(AVA)執照的貿易商才能在新加坡境內從事有關業務的進口。由於大量仰賴進口,農糧局(AVA)對於食品安全管控有一套完整的計畫,對於新鮮水果、蔬菜、蛋、各式加工食品、肉類、魚與海鮮等商品的進口來源、包裝運輸、標示與標籤、檢驗標準及檢驗程序等等,訂定有不同的標準與詳細的要點規定。
- 寵物、動物檢疫與進口:只有取得農糧局(AVA)執照的貿易商才能在新加坡境內從事有關商業用途的動物進口。每批進口須向農糧局(AVA)提出申請許可,且所有的進口動物須符合農糧局(AVA)的獸醫標準,並於事前獲得海關通關的許可才得以進入。此外,對於瀕危的物種,還需要取得CITES(瀕臨絕種動植物輸出入管理)的許可才能進口。貓、狗等寵物,以及服務犬隻等的進出口另有相關規定。
- 植物檢疫與進口:進口植物與植物產品需要事先取得並出示原產國有關機構所簽發的植物檢疫證書,每批進口須向農糧局(AVA)提出申請許可,且所有的進口植物須符合農糧局(AVA)的植物健康標準(各種不同植物的健康標準另有表列規定),並於事前獲得海關通關的許可才得以進入。此外,對於瀕危的物種,還需要取得CITES(瀕臨絕種動植物輸出入管理)的許可才能進口。
進出口與銷售的法規框架
新加坡與食品與農產品安全有關的法規主要由農糧局(AVA)規劃主管,包括:「食品銷售法」(Sale of Food Act)、「衛生肉類與魚類法」(Wholesome Meat and Fish Act)等兩大部分。「食品銷售法」規範包括:食品安全、衛生標準、包裝運輸與銷售等有關方面的要求,「衛生肉類與魚類法」則針對肉類與魚類在加工、包裝、銷售、轉運與出口等事項進行規範。